↑点击进入2025年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2025年小学生暑期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发布之后,30位校长、副校长、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抢先读了起来,本本读得有滋有味,我们先来曝光一轮他们的读书笔记!
这本书让校长看得又哭又笑!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福溪街道中心小学校长 忻传辉:
读书笔记:
《阿丽亚找爸爸》就像一幅会讲故事的新疆风情画,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温暖和热闹揉进了每个画面里。一开头,羊群慢悠悠霸占马路,爸爸无奈停车,阿丽亚却笑着跟小羊打招呼,一下子就把人拽进了充满烟火气的巴扎生活。
《阿丽亚找爸爸》
周翔/绘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从叙事节奏来看,文本呈现出“舒缓—紧张—舒缓”的经典戏剧张力。前半段慢悠悠带着你逛巴扎,看满场子的牛马羊,热闹得像真的在赶集。可一转眼,阿丽亚跟爸爸走散了,心也跟着悬了起来。这时候,大伯牵来高头大马让她坐着找爸爸,满巴扎的人一起喊“买买提”,连羊叫马嘶都跟着着急,紧张又暖心的气氛拉满。
这本绘本最绝的是,把父女之间的亲情、陌生人的好心肠,全都藏在巴扎的吆喝声和尘土飞扬里。没有大道理,却让人看得又哭又笑,原来最珍贵的感情,就藏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日子里。
校长在这本书里读到了智慧和感动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 郑燕红:
读书笔记:
这本童话选集由14个故事构成,个个文质兼美,值得细读。
《猜猜海洋》
林世仁/著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读这些故事,读到的不仅是童话的烂漫,不羁的想象,美好的情感,还读到时间缓缓流动之后沉淀的智慧和感动。文字构筑起来的童话世界里,有声音兽的可爱和雨滴换了声音的古怪,有动物们做回自己的自在,有神奇的橡皮擦和名叫小艾的机器人的奇妙,有相机遇见鬼和一粒鸟粪引发的风暴,有猜猜海洋的俏皮和灵通小白兔的友爱,还有由大灰狼和吃书的猫带来的令人捧腹大笑的经历……
最令人感慨的是关于老房子的故事,因利益而起的冰冷心机,在人与人日常烟火的生活中被融化为老人们喜欢的休闲中心。这是时间流淌出的温情,更是人间真善美的赞歌。
这样的文字,必然会给阅读者最美最好的感染。
这本书让校长充满怀疑,接着却一口气读了三遍!
这本书让校长读到了
温暖和“善”的种子
安徽省芜湖市黄山东路北塘小学5号北塘小学校长 程蕾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温暖的书。书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以及爱心的传递带来的力量。
《神秘的朋友》
三月的柚子/文
龙欢/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故事的开头小男孩是孤独的。改变是从接到了包裹开始,包裹里的礼物让男孩的生活变得丰富和快乐,也让孩子萌生了寻找神秘朋友“莫文隋”的想法。寻找的过程也是一场温暖之旅,男孩慢慢地和周围邻居越走越近,也从另外的角度感受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男孩,给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因此文章的最后,小男孩也成为了“莫文隋”,成为了别人眼中神秘的朋友。
文本用细腻、柔和的语言讲述故事,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整个绘本的色调以暖暖的黄色为主,男孩生活的老街也带给大家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一切也使故事充满一种感染力。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
校长感到震撼!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张彤:
读书笔记:
一口气读完《冰龙》,被紧凑、生动的情节所吸引,更被故事中“冰清玉洁的诗情画意,烈焰般的激情和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气质”所打动。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给孩子的书,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喜爱。
《冰龙》
【美】马丁/著
【西班牙】罗伊/绘
屈畅/译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冰龙》是一篇很特别的“童话”,它有美好,也有残酷,有成长,更有挣扎。故事情感丰富,画面细腻,孩子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交织,没有任何掩饰,把一切真实详尽地展现在你眼前,给人一种史诗般的时空感,凝重中有童真,奇幻里有真情。夏天与冬天,炽热与寒冷,冰与火,弱小与强悍,疏离与融合,逃跑与回家,在无数的矛盾冲突中,一步步诠释了“阿黛拉”的变化和成长。孩子们读后一定会从中感悟到亲情、责任、和解的意义。
最后,冰龙融化了,“池水冰冷,波澜不惊”,它来过了,似乎不为人知,但终究是来过了。全书没有任何的说教,但是却震撼人心,让人心动之中,产生深深的思考。
读这本书,校长读得满脑子问号
满心的思考!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环山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 金小敏:
读书笔记:
这本书讲述的是追寻内心的成长历练,一次探索大自然的漫长旅程!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飞越风暴》,带给我很多问号:是谁飞越风暴?飞越风暴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他能战胜困难吗?飞过风暴会看到怎样的风景?
《飞越风暴》
【意】圭多·巴达萨利/著
【意】玛丽亚·克里斯提娜·普利特利/绘
乔侨/译
天天出版社
其次,主角小海鸥拉鲁斯求知若渴,他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为什么会有影子?一滴雨落入大海会发生什么?风为什么会吹动……这很容易引起小读者的共鸣,小孩子天生爱提问,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兴趣,也是在提问中长大的。
再次,拉鲁斯的经历非常惊险。他喜欢飞翔和探索,飞越风暴,来到了平原,在垃圾填埋场遇到了一群安于现状、靠翻找垃圾为生的海鸥们,最让人难以捉摸的是那群海鸥的首领斯格鲁,宁愿饿死也不愿意飞翔去找食物;后来去了城市,发现了贪婪的、只关心填报肚子的其他鸟类;最终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乡。
这本书想象奇特,内容有趣,情节波折,且带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遇到困难要勇敢、乐观、坚强;比如,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突破内心的界限,探索未知的世界,大胆尝试,即使再难,也要始终保持真实的本性。
像《飞越风暴》这样充满想象、引人深思的好作品,本人很乐意推荐给亲爱的小读者们。
这本书让校长读得停不下、放不下!
赵立芬:
伴着早晨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读完了《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这本童话小说,内心涌动着屡屡暖意,这是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更是一场关于“爱”的旅程。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美】凯特·迪卡米洛/著,
【美】马格拉姆·伊巴图林/绘
王昕若/译
新蕾出版社
这本小说我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阅读,因为情节引人入胜,让人不舍得停下来、放下来。爱德华去过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温馨的阿比林家、黑暗无边的海底、肮脏的垃圾场……爱德华遇见过各种而样的人:依赖他的阿比林、充满爱心的渔夫夫妇、自由的流浪汉、身患重病的萨拉.鲁思、活了一个世纪的老娃娃……最终,他又与最初的主人阿比林重逢。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经历,就像我们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
从故事伊始的不知道什么是爱,到接触到不同的人感受到爱的幸福与痛苦,到不再相信爱不敢爱,最后渴望爱回归爱,这样一场关于“爱”的旅程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吗?爱德华虽然从未开口说话(与同类除外),但他在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心体会世界,用爱演绎精彩的人生!我们的孩子正是需要这样的人生引领啊!
校长说
这本书是写给中国未来的滚烫情书
孙磊:
初捧这本专为少年而著的心灵读本,仿佛握住了一捧从银河洒落的星光。指尖摩挲书页时,杨振宁、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人生画卷缓缓铺展,他们宛如永不黯淡的星群,以毕生的热忱与智慧,在时代的苍穹下,为科学报国之路镀上璀璨光芒。
《少年当追中国星》
柠檬夸克/著
葛大芃/绘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书中没有晦涩的说教,每一行文字都带着体温,似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掀开科学家们纯粹而伟大的灵魂。我曾在深夜的台灯下,与袁隆平并肩漫步金黄稻田,触摸他 “禾下乘凉” 的浪漫梦想;跟随南仁东穿越二十二载风沙,见证 “天眼” 从图纸化作仰望宇宙的眼眸;又与屠呦呦一同翻阅泛黄古籍,感受青蒿素结晶时迸发的智慧星火。这些故事如同春雨,悄然沁入心田,让“热爱祖国”“勇攀高峰” 不再是苍白的口号,而是实验室里彻夜不熄的灯光、田野间沾满泥土的脚印,以及探索未知时坚定的凝望。
合上书页,胸腔里涌动着难以平息的震撼与力量。这哪里只是一本科学启蒙书,分明是献给少年的星光集,是写给中国未来的滚烫情书。真心希望每一位翻开它的小读者,都能在字里行间与榜样相遇,让这跨越时空的精神星光,照亮你们未来的逐梦征途。
这本书,校长读到了勇气和成长
江西省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鹅湖学校校长、省特级教师 陈海英
《烂泥怪》是一部以勇气为核心主题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品通过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守规矩的塔玛亚、胆小的马修和叛逆的查德在神秘树林中的冒险经历,生动展现了成长的勇气与友情的温暖。
《烂泥怪》
【美】路易斯·萨奇尔/著
赵永芬/译
晨光出版社
三个孩子在面对“长毛泥土”的威胁时,各自突破性格局限:塔玛亚忍着伤痛勇闯树林,马修战胜怯懦寻找伙伴,查德最终认识到错误。作者巧妙设置环保部门的消极作为作为对比,更凸显出孩子们身上闪耀的勇气、诚实与担当等人性光辉。作品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惊险刺激的冒险中感悟成长的真谛。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场精彩的冒险故事,更是一曲关于勇气与成长的赞歌。它用温暖动人的笔触告诉小读者:真正的勇气不在于无所畏惧,而在于直面恐惧;成长的道路上,友谊与担当是最珍贵的行囊
校长说
这本书颇具挑战,但乐趣无穷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第四小学校长 朱国华:
读书笔记:
当五六年级学生捧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陈诗哥的最新作品《童话边城》这本书时,一定会首先被封面里那对笨笨熊、小小鸟的奇怪组合而吸引;翻开书,走进上篇《熊到来又离开的那天》时,也一定能立即将这头满腹心事、沉静不语的熊代入为自己。
《童话边城》
陈诗哥/著
明天出版社
五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一二年级的天真烂漫,走过了三四年级的“人嫌狗厌”,当前正沉浸的,不正是由跳脱转向有点呆、有点心事的五六年级吗?
当他们自居为笨笨熊来到边城布尔津,眼见着城里发生了那么多的故事,感受到那么多生灵投注到他身上的热烈,却不言不语,或悄悄旁观、安静走开,那一身的落寞啊,孤独啊,多么契合他们正想要、却轻易得不到的“少年感忧郁”?
可是,当他们读到中篇《白脚印,黑脚印》,随熊和鸟儿来到喀纳斯湖边,与雪兔、马鹿组成光辉乐队,知道了熊漫游的起因和守护的秘密,见证了熊践行使命消失在山火里时,会陡然惊觉——这哪是过去阅读经验里的熊啊,分明是一头具有特殊身份和神秘经历的“英雄熊”!还会倏忽了然,原来在上篇的阅读感觉就叫“为赋新词强说愁”啊!
于是,他们会带着“还是太浅薄”的阅读自责,翻开下篇《熊的吟唱:万物皆有时》,走进鸟儿这一路所记录的熊的吟唱。从《老呼麦》到图瓦歌谣《抱孩子的女人》,从熊漫游的心声,到礼赞自然万物……一首一首地读过去,他们一定会发现,有些歌谣还埋伏着对前面故事情节的呼应与补充,对边城故事的回溯与重组。
自然,这样的发现会吸引着他们带着下篇的埋伏,去回读或跳读上篇、中篇,在寻找、对应、验证中乐此不疲。进而能将本书中的风物、风俗、风情、民谚、民谣、民间传说等串成新疆的文化基因,感受到这片地域的神奇与深邃。
所以,阅读这本书,于五六年级学生而言,颇具挑战,但乐趣无穷。
校长说
这是一本能让孩子笑着流泪的成长指南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扬之小学校长 邵宗惠:
读书笔记:
用微光点亮成长的灯塔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欣喜地看到这本书为小学高年级孩子提供了一处温暖的心灵栖息地。作品通过阿斯特的成长故事,巧妙地将"日行一善"的理念融入生活细节,既符合课标对"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的要求,又契合当代儿童渴望被理解的心理需求。
《每天做一件正确的事》
【澳】凯特·戈登/著
张佳璐/译
晨光出版社
本书具有以下特质;生动的内容(如阿斯特与蜀葵的互动)触发阅读兴趣;明晰的结构(30章对应30件善事)便于复述;鲜明的人物形象(敏感的阿斯特、叛逆的英迪格)让孩子感同身受。书中对焦虑、孤独等情绪的描写(如"心里的噪声"比喻),能帮助孩子认知复杂情感,丰富情感体验。更可贵的是,作品以"微小善行改变世界"的突出观点,引导孩子在社交媒体时代关注现实中的善意联结。
需注意的是,部分心理描写稍显抽象(如第十三章),建议师生共读时辅以讨论。但整体而言,这本书像一束微光,教会孩子在浮躁世界中用行动守护内心的纯净——正如阿斯特所悟:"为别人做好事时,也可以让自己快乐"。这恰恰是当下孩子最需要的生命课。
有鉴于上,我强烈推荐此书给小学高年级孩子阅读,因为它用故事代替说教,用共情化解孤独,是一本能让孩子笑着流泪的成长指南。愿每个孩子都能像阿斯特一样,在践行美好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