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为孩子选到优质文学作品?名师建议“四有”思路

2025年1月9日下午,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自然文学作品对谈活动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理事长王金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巩孺萍、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导师耿玉苗三位嘉宾围绕自然文学在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独特价值展开对谈。


图片


图片
文学就是人学


图片


王金重教授作为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理事长,从为儿童读物把关的角度分享了《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本书目由“祖庆说”与百班千人联合研制)的评审标准和考量方向。他提出文学就是人学,真善美是优秀的自然文学作品所具备的关键要素,凡是真的就能打动人,凡是美的都能吸引人。


《给孩子的昆虫记》《大自然里的故事·草尖上的老鼠》两本图书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寒假书目”,正因为其具备真善美的精神特质,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意志力。《给孩子的昆虫集》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自然之美的意境,而《大自然里的故事·草尖上的老鼠》在内容与形式上运用成熟,整体行文组织上可谓“天衣无缝”,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王金重教授强调真正优秀的自然文学作品要让孩子“吸进”新的“空气”,看到不同的世界。


图片

请慢下来,静下来,

蹲下来去看这个世界


图片


作家巩孺萍分享了创作《给孩子的昆虫集》的初衷与独特经验。她认为韵律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标志,好的诗歌即便没有外在的韵律,也会有内在的节奏感。除此之外,想象力是童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首童诗所蕴藏的每一个想象,一定是前所未有的,一定是孩子喜爱的。诗歌还是浅语的艺术,短短的诗行、简洁的字词往往有着引人深思的哲理,令人常读常新。


在作家巩孺萍看来,自然文学给人以慢下来、静下来、蹲下来的机会。美并非跋山涉水才可得,美随处可见。在自然文学的引领下,孩子能够学会从身边寻找美,寻找自然,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图片

好的作品是引领孩子向前走的光,

为生命存储更多的能量


图片


作为教育工作者,耿玉苗老师认为:好的自然文学作品是引领孩子亲近自然、勇敢向前走的光,为生命成长存储源源不断的能量。她为孩子阅读自然文学提供了三个方法:出声朗读、在阅读优质作品的过程中领悟创作技巧以及在大自然里阅读自然文学。不仅如此,耿玉苗老师还为家长如何选择优质自然文学作品提供了“四有”思路,即有趣、有料、有文采、有启发。


与作家巩孺萍观点一致,耿玉苗老师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会到课本不是世界,世界才是课本,领会风景不在远处,身边就是美丽的道理。


三位嘉宾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自然文学在少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阐述了自然文学是如何打动孩子的心灵,建立起孩子与自然的连接,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感知自然、认识生命。这不仅是一场对谈活动,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心灵对话。


图片
对自然文学出版的探索永无止境


图片

自然文学是一种跨文化对接、跨代际沟通、跨文体的写作,全世界的读者通过自然文学这一介质可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生命的奇特。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自然文学板块是在引进版“世界自然文学大师作品·美绘本”为起点不断生发,逐步形成引进、原创两个大方向的图书品牌,以绘本、长篇小说、散文、诗歌多形态呈现大自然的丰饶和美好。今后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将进一步拓展自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为少年儿童带来更为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作品信息


图片

《大自然里的故事·草尖上的老鼠》

[俄]维·比安基 /著

[俄]伊·茨冈诺夫/绘   沈念驹/译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35.00元


本书收录了俄罗斯自然文学奠基作家比安基的经典短篇,在这些美丽而稀有的自然故事里,孩子不仅能体味过目难忘的诗情画意,更能初探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相处之道。


图片

《给孩子的昆虫集》

巩孺萍/著   杨佩琪/绘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35.00元


本书是以诗歌的形式,带领孩子走近66种昆虫的奇妙世界。每一首诗歌都从独特的视角捕捉昆虫的特点,以轻灵活泼、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嘉宾简介


图片

王金重,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理事长,中国老教授协会青少年读物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原新闻研究室主任。


图片

巩孺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金波幼儿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著有儿童诗集《十一只麻雀学写诗》《给孩子的草叶集》《给孩子的飞鸟集》《给孩子的昆虫集》等十余部。


图片

耿玉苗,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导师,北京赫德学校课程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一线专家。

图片



图片


分享 :